
項目案例
不斷向強者學習
不斷向強者學習
古語云: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,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,數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”我們在保持自信的同時,還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驕傲自大。只有不斷的充實和完善自我,即使輸在起跑線上,也能讓自己在中途逐漸迎頭趕上,贏在終點線上。
畢業于211工程全國重點大學的我,從前總覺得自己學富五車,認為自己做的比別人都好,容不下別人的質疑。其眼界之高自然也看不到別人的長處,這種看不見別人長處的心態終于有一天給了自己一個沉痛的教訓。
記得剛參加工作之初,可以用春風得意來形容我當時的心態。我就職于行政部門,從事文職工作。一次會議上,請來了一些高層領導參加,由我撰寫的會議文件發到了各位領導的手中,緊接著幾個領導們相互間竊竊私語,當時我蒙在鼓里。會后我的分管領導將我叫到他的辦公室一通訓話,對于自尊心極強的我觸動極大,原來文件中領導及其在乎的稱呼,給我搞混了,領導的憤怒可想而知,在后來的工作中,我明白不能不懂專懂,要不恥下問。
現在的我明白:高傲不是我們應該有的心態,雖然社會的浮躁造就了我們周圍眾多人的傲慢,但我們還是得多讓自己的心靜下一點,多謙虛一點。
曾聽到這樣一個故事:有一個秀才坐渡船過河,船剛離開河岸,秀才看到船上的竹篙,就問擺渡的船工:“你會吹笛嗎?”“我那會吹笛呢,只會擺弄撐船的竹篙。”船工笑嘻嘻地說。“連笛都不會吹,你這生命的意義也就失去了百分之十。”秀才以一種戲謔的口吻說道。船工只顧撐船,默不作聲。秀才看到船上的纜繩,又煞有介事的問船工:“你會撫琴嗎?”“我不會撫琴,只會鼓搗船上的纜繩。”船工仍然笑瞇瞇地說。“連琴也不會撫,你這生命的意義也就失去了百分之二十。”秀才一種輕蔑的口氣說道。船工全力擺渡,低頭不語。秀才看到不遠處的葦叢間驚飛的野鴨,隨口吟誦起王勃的名句,又不屑一顧地問船工:“你會作詩嗎?”“我更不會作詩了,只是每天的鞋子到是挺濕的。”船工樂呵呵的說。“連詩也不會作,你這生命的意義也就失去了百分之三十。”秀才以一種嘲諷的腔調說道。說著說著船就到了河心。就在這時,大雨滂沱,河流涌起巨濤狂浪,眼看就要翻船了,竭盡全力也無力回天的船工,急忙問秀才:“你會游泳嗎?”“我……我不會……”秀才不禁大驚失色。“連游泳也不會,你生命的意義看來要失去百分之百了。”船工以一種愛莫能助、萬般無奈的語調說道。話音未落,渡船已被大浪掀翻。自然,游上岸的只有船工一人。
故事留給我們的道理值得深思。工作中的我們各有所長,我們萬萬不可狂妄自大、目中無人,更不能以自己狹隘的心胸和目光隨意把人看“扁”,要學會看到別人的長處,學眾人之長。放眼周圍,但凡有能耐的強者,無不是處處謙卑,以“學生”的身份為人處事,我們又何嘗不能在自己的強者面前讓自己低下頭來,向其認真學習,這樣我們才能在山高水長之道路上有所收獲,有所作為。
版權所有 :深圳市深南微電子有限公司
粵ICP備2021119501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龍崗